返回

第九十五章 南宫忆仁的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五章 南宫忆仁的危机 (第2/3页)

不屑的向齐望海道,

    “齐大人是一介文儒,自是不懂兵家无常的道理。若是必有胜算才能出兵,那朝廷岂不是白养了我们这一干武将?莫说辅政王已经想到好计策,便是没有,我们为人臣子的,为国杀敌,醉卧沙场,马革裹尸也是平常事,又岂会委曲求全的去求和?”

    沈福广听了,哼哼两声冷笑,道,

    “还说不是义气用事?战场还未上,苏将军就已经‘醉卧沙场’、‘马革裹尸’了,此战不战也罢。”

    说完,又转向慕容予桓跪奏道,

    “皇上,老臣身为大周臣子,食君之?,报君之恩,以皇上的江山社稷为念,老臣不怕委屈,愿亲自出使施车国和伏国促成和谈一事,以免除我大周兵戎之苦!”

    齐望海跟着在沈福广身边跪下道,

    “皇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两国交战的最佳之态,微臣也愿与沈大人一起出使两国,为我大周和平安宁而奔走!”

    慕容予桓看看沈福广,又看看齐望海,眉头紧锁,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好叹了一声。

    这时,石鸿昆冷笑了笑,向沈福广道,

    “沈大人若果真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老夫倒是十分佩服!只是不知沈大人要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呢?以老夫所知,和谈必要以丰厚的条件为代价,不知沈大人是打算要厚赠金银呢,还是要割让城池呢?”

    石鸿昆一针见血,这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自古以来,两国交兵如欲和谈解决,那么先行提出和谈的一方势必也要先行让步,有时甚至会被迫答应对方一些无理的条件。

    沈福广只是从国力和兵力的对比上来考虑,认为对于大周来说,和比战更加有利。至于谈和的条件,他一时还没有想到。

    听了石鸿昆的话,沈福广略微怔了怔,言语便有些迟慢。石鸿昆不待他反应过来,又向慕容予桓道,

    “皇上,老臣一直在想,那南宫忆英年少登位,虽轻狂无知偏听偏信,但伏国若是没有开出丰厚的条件,想来他也不至于会与伏国联盟。据老臣派出的探子回报,此次伏国与施车国的联盟,不仅有土地城池的许诺、金银珠宝的互赠,更有儿女姻亲的缔结。南宫忆英不仅迎娶了伏国国君的三个亲生女儿为王妃,更是将他的六个姐妹嫁去了伏国。这般密切的姻亲关系,我大周如何去破解,又如何和谈呢?”

    石鸿昆此言一出,朝上众人皆各自思索,默然不语,场面静了下来。片刻后,苏全山出言道,

    “沈大人方才说,施车国可与伏国结成盟友,大周也一样可以,而且是比施车国更有力量的盟友。我大周确实比施车国国力更为雄厚,可论起结为盟友,我大周一来不能厚赠金银,二来更不会割让城池,而这儿女姻亲嘛,皇上尚无子女,而先帝的公主也皆已出嫁,如此情况,不知沈大人如何打算?”

    徐子业道,

    “施车国老国主有二十七房妻妾,有所出者二十一房,自然是有成堆的公主可以出嫁和亲,我大周却断断不能。”

    这一次,沈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