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周老的期盼!” (第2/3页)
“好,好,好,老夫要的不是书呆子,不会专门考你背书,但背书是我儒家一道的基本功。但我更喜欢的是,真正看懂文章里写的是什么,反映的是什么,讽刺的是什么,只会死记硬背的,最多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先生,还是误人子弟那种!”
“我对于你的功课还算满意,既然你要参加科考,可知道科考的方式与等级划分?”
“弟子不知,望老师解惑!”
“科举呢,文试其实也分两种,第一种呢,乃是走圣贤一脉,一心钻研学问,为人族出谋划策,属于考取皇朝文职官员这一类,第二种呢,是往儒道止戈这一脉,都说我们儒道都是书生,但在实力面前,百无一用是书生,经历过无数代的儒家圣贤的研究,发现了我们儒道可以修炼儒道圣气,这儒道圣气包含着阳刚,正义,神圣的力量,对了魔族,和妖族,有先天克制的效果,所以开创出了儒家止戈一脉,止戈一脉,与别的修士无异,也是修炼之人!”
“那不知先生走的是哪一派系?又建议我走什么路线?”
“我虽是儒家中人,但我生性好战,我选择的是止戈一脉,在这看似和平的华夏大陆,其实暗藏着不少的妖族,魔族,都在我们四大州潜伏着,若再爆发一次灭世大战,作为止戈一脉,我随时能拿起武器,保卫人族,至于圣贤一脉,一旦发生战争,除了是一有学问的酸儒,连自己都无法保护,更何谈保护他人!”
“老师说的已经很明白,我也选止戈一脉,修炼的同时,也不妨碍我学习新的知识,品味圣贤的文章,不耽误的,而且我觉得老师说得对,在爆发战争的时候,自己拥有绝对的实力,亦是对自己负责,也可保护自己的亲人!”李一鸣坚定的说道!
“孺子可教也!至于修炼我先不教你,你现在文学方面根基尚若,在科举乡试中第一项考的就是文采工笔,你现在首先的任务,就是熟读各类经典的著作,苦练书法,这都是你基础太弱,你需要花大量时间,阅读,然后观感,品味,沉淀!有句话叫,时间就是一刹那之芳华,看你是把握住时间,还是放纵时间离你而去!”
“先生说的我都懂,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我疑惑的是,何为乡试?”
“科举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各大州的学子先集体报名,然后分别是乡试,省试,然后就是州试,最后选择前往东部神州的就是殿试!东部神州,作为华夏大陆的政治中心,最后的殿试会在天帝都,那里是轩辕皇朝的都城,也是无数文试,武试考生鲤跃龙门的平台!你先且把基础打牢,如你是真龙,这小小的湘阳城只会是你的作为潜龙时的跳板!”
周翰林今日也算透露出些许天机,因为儒家自古擅长占卜之术,在决定是否收李一鸣为徒时,为李一鸣占过一卦,卦象显示一片混沌,但在混沌之中有一真龙时隐时现,仿佛只要挣脱枷锁,就能踏碎混沌,自由翱翔于这天地之间!这明明就是周翰林一直等待拥有潜龙之势的弟子!是的他等到了!
“学生再问先生一个问题,他们都称呼您为翰林,这翰林是和解?”
“问得好,翰林,是老夫的封号,是指我在文学上的造就,我儒家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大儒,阁老,圣人,最后则是文曲!但继孔圣人后,无人再可能往文曲方向晋级,孔圣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