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9章 萧央的演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69章 萧央的演讲 (第2/3页)

我们去研究《文经》,竟没有一本书能供给我们做研究的资料的。”

    萧央看着众人,“换做是我,我也懒得去研究。”

    这个世界的古代有一本文学作品名为《文经》。

    “原来华夏的书籍,都是为学者而设,非为普通人、一般人的研究而作的。所以青年们要研究,也就无从研究起。”

    “我很希望大家对于国学有些研究的兴趣,来下一番真实的工夫,使之成为有系统的。一门学。”萧央说道:“这样一来,就算我们娱乐圈歌坛的人以后写起华夏风的歌曲也容易一些。”

    众人若有所思,今天萧央讲的东西确实非常有意义。

    萧央说道:“我觉得当代的青年应该有这样的担当,这样才能使人有研究的兴趣,并能使有研究兴趣的人容易去研究。”

    “我个人认为,要研究国学,就不得不注意以下四种方法。”

    “一、树立历史的观念。大家之所以对国学没有研究兴趣的缘故,其实是因为没有历史的观念。”

    “我们看旧书,可当它作是历史看。一切旧书——古书——都是史也。本来历史的观念,就不由然而然地生出兴趣了。”

    “如道家炼丹修命,确是很荒谬的,不值识者一笑。但本了历史的观念,看看它究竟荒谬到了什么田地,亦是很有趣的。”

    “把旧书当作历史看,知他好到什么地步,或是坏到什么地步,这是研究国学方法的起点,是叫开宗明义。”

    “二、树立疑古的态度。疑古的态度,简要言之,就是‘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十个字。”

    “所以疑古的态度要从两方面好讲,一是疑古书的真伪。二是疑真书被那山东老学究弄伪的地方。”

    “我们疑古的目的,是在得其真,就是疑错了,亦没有什么要紧。”

    “我们知道,没有哪一个科学家是没有错误的。假使信而错,那就上当不浅了!自己固然一味迷信,情愿做古人的奴隶,但是还要引旁人亦入于迷途!”

    “我们一方面研究,一方向就要怀疑!如华夏的历史,从盘古氏一直相传下来,年代都是有表的,像煞有介事,看来很是可信。但是我们要怀疑,这怎样来的呢?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