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4章 消息传开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24章 消息传开了 (第3/3页)

   “现在,老儿我不想去猜了,只想问陛下一个问题。你的计划是,几年?”

    无声,厉隋无奈地摇了摇头,一声叹息,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老人看穿,“老狐狸!”一声笑骂,满是心酸,“三年,够了……”

    “好!”上官彧点了点头,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一如当年,一群人兴高采烈地走进长安,走进那玄武门

    世人知我恋长安,不知,我只恋,长安某

    古朴的马车,只有寥寥几个家奴。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在这寒风萧瑟里,默然远去,带走了前朝,最后一丝记忆

    十几天的舟车劳顿,曾经的宰相一家,走的很慢,无声无息。直到,厉隋终于瞒不住的时候,人们才发觉,上官彧已然接任了魏明渊的位置。

    而那一天,就是上官彧到西北边关的第一天

    冰冷的尸体,封存在冰冷的水晶棺里。一生的挚友,没能同生,也无法同死。

    让人,将那副棺椁放到自己的房屋。所有人都不理解,上官彧这样的安排。

    开敞的大门,在阶下,便能看见上官彧一人坐在里面,爬在魏明渊巨大的棺材之上,整理着他留下来的书稿。

    不时拍手、不时狂笑,原本温和的老人,此刻不允许一个人走到他的身边,也不让人围观。他不能让人,看他的笑话;更不能让人,看明渊的笑话。

    也许是有了闲暇,老人揉了揉眼睛,无事可做,值得呆呆地看着前方。

    一遍又一遍地抚摸那口棺材,上官彧默默地细数,魏明渊身上的伤痕,“一道……两道……”

    数了五遍,好像,只有十道这么多,一笑,“你这小老儿,还没刁难我太多。”

    望向远方,远处,是一片片的枯山连绵,百草凋零。在上官彧眼中,那像极了从前,魏明渊刀下死人;也像极了如今,他要杀的胡人。

    “明渊……”上官彧轻轻地唤了一声,生怕吵醒,魏明渊的长眠。轻轻地附在棺材板上,一介儒生,说着自己此生最坚定的话语,柔软,却又不可撕裂,“他们砍你十刀,我要他们,突厥铁骑,十万!”

    “明渊……明渊……”

    临近冬祭,距离魏明渊死去的消息传开,也已过了一月有余,接近两月了。

    年关将至,一年到头,连是非都少了许多。每每这时,衙门里收押最多的大概就是那些想干最后一笔再过年的小贼了。

    商人们,有的赶着牛驾,急着出城回乡;有的坐着马车,匆匆回京,与城中人团聚。

    安于生育自己的土地,重视自己置下的房屋,这是唐人的情结,也是自古以来的情结。

    儒释道,这片土地上与众不同的一波,混迹于人海,隐匿于凡间

    城南,有一青衣道士挥袖驾云而来,却在有人之时收了神通。临近长安,越飘越低,终是在守城甲士堪堪可见之时,落了凡尘。也不算落,若有人注意,便可发现那年轻的青衣道士始终离地半寸。

    一路顺风,寒流虽他而来,却不近他的肤体;如沐春风,道士并无笑颜,脸角却很是温和。

    好似被驱散了寒气,沿途枯草根部,都被那道士染上了几分绿意,只不过没到那绿意盎然。

    那道士看似走路缓慢,望山跑马,实则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便走到了长安城下。

    城上,两个慵懒的士兵打着盹,也没注意太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