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零八章 城隍庙内演河图 (第2/3页)
祀才回。只是路遇大雨,又风狂雨暴,因侍卫担心这老者的安全,便在这有着火光的破庙中落了脚。
婉倩虽一早便察觉到这群人的行踪,却也丝毫不在意。杨环瑾更已经开始往地上画起传说中的河图洛书来,却哪里去理会又进来避雨的人?纵使那些侍卫一个个并不比国师堂的差,这老者又看来是大有来头之人,可于此时,都不过是同为避雨之人罢了,却也没什么需要避忌,因而继续与婉倩旁若无人的交流起来。
却说那群黑衣侍卫在庙中来回查看一番,亦很快选定了庙中的西南角,寻来引火燃火之物,尔后点起一堆篝火来。那老者便在众人簇拥中挨着火堆靠墙坐下,此时看了看情况,便对四下警戒的黑衣侍卫道,“你们都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众侍卫“喏”了一声,亦纷纷挨着火堆坐下,一个个默不出声,只专心烤着打湿的衣服。倒是那侍卫首领又遣了四个侍卫去庙门各出口守着,他们神情冰冷,往黑暗处一站,便似乎与黑暗融为一体。
“……其实《淮南子》当中曾说过:**之间,四极之内,昭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而这些,则与居住在其内的人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先生才能凭着面相,便推衍出那人大致来历?”那女子的声音淡淡传来。
“这些其实都是些小道罢了。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瘴气多暗,风气多聋。如那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长大早知而不寿;南方阳气所积,暑湿居之,却易早壮而夭……”杨环瑾侃侃而谈。
这一番谈话,却将那华服老者的注意吸引了过去。他倚着墙,离他不远之处便是睡得正香的夏之秀,他也不去理,只是默默地听着这庙中一老一少的谈话,却似乎格外牵动心弦。
只是这时,庙外却又有了动静。“啊——切——”一个大大的喷嚏声在庙外响起,尔后便是年轻男子惊喜的声音,“总算有个藏身之处”门口的黑衣侍卫按着剑柄,面有警惕之色。那侍卫长却是得了老者的暗示,出声道,“无妨,继续警戒。”
门口的黑衣侍卫自此才停了动作,继续隐在黑暗当中。庙门口便探进一颗湿漉漉的头颅来,在庙内的火光中,那头颅现出两只滴溜溜转的眼珠,显得格外灵动。那人转瞬便瞧清楚了庙内的情况,一群黑衣人,另又有三个独自烤火的,看来倒不是一路。
他笑嘻嘻地一步跨过门来,稍微远离了门口的侍卫,这才使劲抖了抖身上的水,又将背上所背书具行囊俱都取下。那行囊虽有遮阳挡雨之用,可如今风雨狂暴,却又哪里是这书具能够遮挡得了的?因而头发衣服早湿透了。
他悄悄朝两堆火的地方走近了些,这才从怀中取出了密封完好的火折子,不一时,也手脚麻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