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兵开冀州 (第2/3页)
下一次吧,如果广宗之战不出意外,下一次出征也许就是正职将军了。’此次随军出征马越只领了一千五百步骑,这是长水校尉一营的正规军力,负伤回归洛南河畔时马越便提笔为关羽表奏了别部司马一职,两千余步骑如今都归关羽统领,日前已经与先行冠县押运辎重的曹操同行于前方为大军探路。
这是马越走出彰山至今,做的最重要的决定。
这一封表奏,意味着关羽在马越眼中不仅仅是个家将,而是个已经能够自立门户守望相助的门生。
以代司马的身份独领一军平定一郡叛贼,这个功劳可大可小,就看刘宏与朝中大臣怎么看了,如果对他们有利,那便是平定一郡之大功足矣平地升千石。若对他们有害,诏令未到擅自领军,以精锐之士平已去敌首的乌合之众,离不了贬为庶人的罪责。
当时的情况,马越无法领军出征,与其错过战机使东阿百姓北上冀州,不如使部下领军出征,胜了有功,败了亦罪不至死无伤大雅。
这样的心态,简直像极了董卓。马越自嘲的笑了笑,他明白刘宏需要他,尽管不是缺他不可,但他清楚的知道在连天的战乱里,领兵作战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将领对陛下有足够的忠心,并且有绝对忠诚的臣子举荐,没有太多复杂的利益纠葛,最后才是克敌制胜的战略与战术能力。
而这四点,马越统统符合,尽管克敌制胜的战略与战术他仅仅是勉强。
他不怕因为犯错误而被刘宏罢黜,即便贬为庶人也不过是清闲一段时间,总是要被重新启用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马越在当时的条件下将印信由程立转交关羽,手下这些人只有关羽最合适,其他人没有独立领军的经验,就算是关羽,马越也没有太多信心。
他有气量,没把握。
于公于私,他都清楚关羽绝对不会背叛自己。他身边的这个关羽并非是后世书中写的那个义薄云天忠心不二的关云长,他身边的关羽是艺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