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五五章 又见范仲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五五章 又见范仲淹 (第2/3页)

不知道他捞的钱是先装自己兜里,还是国库?这跟让孙猴子看守蟠桃园有什么区别?

    夏竦确实会捞钱,但也确实没有把各地收来的赋税装自己兜里,跟那只死猴子不是一个档次。

    你把好桃都吃了,让领导吃啥?不收拾你,收拾谁?

    夏竦就不一样,他总是先把好桃,呃不,是先把赋税好好地收齐、上缴,然后再接受别人的请托,做一些力所能及但又不违反原则的事儿,收一点点的辛苦费,不过分吧?

    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人活在世上,七大姑八大姨的,人情世故还是要讲的。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大家互助互爱嘛。

    得到众多大臣的爱护的夏竦是饱受好评,有直冲云霄之势。

    都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但也可以反过来说,即便你是一坨翔,说它香的人多了,说不定就会有人想尝试一下。

    赵祯不用尝,他已经认定现任三司使夏竦很香,是棵大咸菜,准备再给他加加担子,命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

    这到底是个什么职务呢?

    其任职地名可不是后世的陕西省,这个陕西指的是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以西所有的地方。理论上,青唐吐蕃也属于夏竦的管辖范围。

    后缀的经略、安抚、招讨三个词,更分别代表了财政、行政和军事三方面的管辖权。要是放在唐朝,这妥妥的是要分疆裂土、扯旗造反的节奏。

    赵祯会这么大方,给夏竦可以另立山头的权力吗?

    不可能!

    夏竦也知道不可能,很是为难地表示:“微臣所司,事务繁琐,不敢轻离,请官家另行委派负责具体事务的副使。”

    赵祯也是很舍不得善于捞钱的夏竦远去,就问道:“子乔可有中意的人选?”

    “韩稚圭其人浑朴,可属大事。自任右司谏以来,无有差错,进言皆言之有物。臣以为可为副使。”

    韩琦战力惊人,于去年一纸谏言挑落了宰相王随、陈尧佐及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所谓“片纸落去四宰执”。大宋官场,谁人不知韩稚圭的威名。

    为了团结这颗政坛超新星,夏竦不介意推荐一下韩琦为自己的副手,代替自己去西北跑一趟,自己好继续在京城团结更多的同僚。

    夏竦不介意,可韩琦介意。

    虽说刚从益州赈灾回来,累得跟三孙子似的,可韩琦也不是偷奸耍滑怕累着的人。他怕的是,自己的权力过大会不会引起猜忌呢?答案简直是一定的。

    夏竦为什么要推荐自己任副使?一是为了示好,二来也未必没有找个人分担风险的想法。

    二十岁就中进士,在朝堂十几年的韩琦可不是什么官场小白,很快就想到了对象。不是相亲的对象,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