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六章 秦香莲与花木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一六章 秦香莲与花木兰 (第3/3页)

   “仅限于公主吗?”

    “呃,皇帝也有旨意,只是狄仁杰已经把人给斩了。”

    “是否有影射皇家之意?”

    “不都说了是前朝的事儿了嘛,些许不妥又有什么关系?”方仲永不耐烦了。

    程堪笑道:“老夫年迈,就直接唤你仲永好了。仲永啊,这朝堂为官,既喜勇猛精进,又不喜勇猛精进。到了一定的程度,守拙才是正理。你前程远大,每一步都要立得住跟脚,不能让人抓住把柄。否则,这些都是将来政敌攻击你的箭矢呀。”

    听人劝,吃饱饭。何况是程勘这样的忠厚长者的金玉良言呢?

    方仲永深深一礼谢道:“程大人的好意,晚生心领了。只是大人可知,为什么晚生非要写关于皇家的故事吗?”

    “哦,莫非还有什么讲究?”

    方仲永点头道:“此番地龙翻身,忻州百姓原本就不富足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试问,百姓心中是否会对官家、对朝廷有些怨气呢?”

    程勘想了一下道:“只怕多少会有一些的。”

    “是了。百姓心中怨气无处发泄,长久郁积必生祸患,如那胡莆田就是一例。晚生假借前朝之事,暗讽朝廷,最后以清官惩治不法结局,实则就是为了让百姓有了个出气的地方。至于事涉皇家,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程勘闻言大感欣慰:“老夫本还担心,仲永仕途顺达,难免有骄横之心。今日一席话,方知果真是英雄少年,王佐之才也!”

    方仲永笑道:“程公何必用我岳父夸范仲淹的话来夸我呢?拾人牙慧,岂能尽显程公的才学?”

    程勘也知道重复了别人的话,失笑道:“老夫一时不察,竟被汝等后生抓住了话柄。你且放心,老夫定然专门上奏折为你分说此事,定不让人有话柄可抓。”

    《铡美案》的上演,充分考虑了观众的喜好与欣赏习惯,结合本地常见的赛戏,又着重培训了几个戏班子,就在满是锣鼓声的音乐中开场了。

    戏词有趣,场面热闹。那可真正的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每到一处,不演上个三四天,观众都不让走。

    茶余饭后,所谈论的也是猜测狄公是否能够真的顶住压力,铡了狼心狗肺的陈世美,巨大灾难带来的伤痛似乎也消退了许多。

    说句遭雷劈的话。

    百姓们吃饱穿暖了,又有可供调侃的对象了,就基本上满足了生活需求。至于今后的生活怎么样,往往是不会有长远的打算的。

    长远之计,还是需要方仲永这样的肉食者谋之。

    比如说现在,百姓们似乎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方仲永却是发愁坏了。

    常言道,衣食住行。

    吃的有西京运送来的粮食,暂时不缺。药材也算充足,医治伤患也够了。

    住嘛,地窝子暂时可避风雨,回头再开掘正式的窑洞也就是了。勉强也算是解决了。

    出行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古人的活动范围是比较小的,寻常不出远门。如果不考虑战争需要,有个土路就算是合格了。

    但方仲永是什么人?那可是有理想、有官职、有才华、有颜值的四有新人,焉能苟且?

    我不要这天再遮住我眼,我不要这地再蒙蔽我心,我要众生都明白我意,我要诸佛都烟消云散。

    呃,不好意思,用错地方了!

    想种些高产的粮食作物,一想,没有。

    土豆,美洲的;玉米,美洲的;红薯,嘿,还是美洲的。真怀疑美洲人是不是上帝的私生子,怎么什么好东西都搁到那儿了呢?

    也就是原住民不争气,换成中国人,早就称霸世界了,还有灯塔国屁事儿!

    就算方仲永长了翅膀,也没本事一下子飞到美洲,把这些良种带回来。

    近些的良种也有,传说中的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可要在吃水都费事的黄土高原上种水稻,方仲永觉得,还是摘李元昊的脑袋更容易实现一点。

    到底怎么办,才能让这穷山恶水的一方百姓能够脱贫致富奔小康呢?

    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