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顽疾不是那么好治的 (第2/3页)
油呀?再说了,人家不会跑吗?”
方仲永说出这些话,其实也存着试探的意思。若是富弼当真官迷心窍,干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丧心病狂之举,说不得方仲永就要对大姨子说声“对不起,让您守寡了”。
好在,富弼还是清醒的,全然不知因自己的顾全大局而逃过了一劫。
但富弼毕竟是个官僚,还是不死心地问道:“文远尚有良策否?”意思是你想点好办法,别净出些生儿子没那啥的馊主意。真要是一把火烧死了十来万人,先不说后世的名声,眼下的公议就饶不了我呀!
方仲永正色道:“良策其实还在这火上,只是放法不一样,需要准备的事宜也多。你若是能够把先决的几个条件完成,此事可一劳永逸。否则,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当下,方仲永把苦思良久的解决办法一一说出,富弼还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一场针对无忧洞的行动就此展开。
次日,富弼入宫,单独求见赵祯。
时值七月,天气炎热,赵祯怕自己吸收了太多的汞蒸汽,索性就在后苑住下,只等翠微山的宫室修建完成。顺便与众多妃嫔每天大吃胡萝卜,若是方仲永知道了,只怕会想起“爱吃萝卜爱吃菜”的儿歌来了。
这不,赵祯坐在凉亭中,正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执笔批阅奏章。宣富弼进来施礼后,随手一指道:“天气酷热,容朕在外处理政事吧!你莫要再学那些老臣聒噪了!坐吧。”
富弼道:“臣不敢多言!谢官家赐座。”
坐下后,富弼指着皇帝手中的胡萝卜:“这是……”
赵祯笑道:“药,药!”也不多说,咔嚓咔嚓几口吃完问道:“未知爱卿所为何来?”
富弼起身道:“请官家屏退左右,臣有大事禀报!”
待宫人退下,富弼才道:“前番有宗室女落于恶人之手,朝廷震怒。臣不才,忝领开封府,未能及时为官家分忧,罪在不赦。”
赵祯摆摆手道:“是朕急于求成了。那水道之难题,自前朝就有。仓促间,哪里有什么良策可以根除。朕震怒于贼人之猖獗,对爱卿多有苛责,望爱卿勿怪。”
有看官说了,宋仁宗有这么怂吗?跟臣子道歉?
还真不是胡渣胡诌。著名大喷子包拯有一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喷到赵祯脸上了,实无愧于其千古第一大喷子的美名。结果呢,赵祯羞惭而退,怕见包拯。你换个皇帝试试,即便不当场治罪,秋后算账总是少不了吧,如唐太宗鞭尸人镜魏征。
或许有杠精说了,宋仁宗就没有秋后算账过吗?还真没有。嘉佑七年(1062年)二十四日,包拯病逝于枢密副使任上,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其余有重臣逝世,亦多按此例。
当然,富弼是没赶上仁宗这好时候。富弼死的时候,神宗在位,为之罢朝三日,亲撰祭文祭奠,追赠太尉,谥号“文忠”。
不好意思,扯远了。富弼还有四五十年好活呢!
但眼下的富弼毕竟道行不够,听到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