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地中海(三) (第3/3页)
――德国元首的宽容,他称赞法国人是在经过很多“流血地英勇战斗”后才被击败的。德国不打算在停战条件上或谈判过程中使如此英勇的敌人受辱,德国的唯一要求就是“防止德法再战”……
这些辞藻都和先前那块纪念碑上法国人的刻薄形成了鲜明对比,但至于法国代表们在看到德国提出的停战条款细节后会作何感想,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约10分钟停战条款序言宣读完毕之后,希特勒便起身随行人员离开了车厢――他很快启程前往巴黎欣赏他的“战利品”去了,只留下凯特
在这里和法国人谈判,但留给法国人讨价还价地空间因为这场仗他们已经彻彻底底地输掉了。
没有悬念地谈判是缺乏吸引力的。德国工程部队和通讯兵挥了出色的工作效率。他们接通了贡比涅和波尔多之间的电话供法国代表和他们的**联络――电话自然是受到监听的。以凯特尔为的德国代表团很清楚法国人手中地每一张底牌,所以仅仅过了27个小时,达成一致,在停战协议上签上了各自的大名,但这个协议需要在法国和意大利签署相似的停战协议后方正式生效。
根据德法停战协议,包括巴黎在内的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由德国占领,军事上的限制和1918年德国受到的|脱了被引渡的命运――它们中地大部分被要求在德国和意大利地监督下解除武装然后在本土港口搁置起来,少数可以停留在非洲港口以保障法国的殖民地不至于落入别国手里。此外,法国**显然低估了英国继续抵抗的决心和能力,他们同意被俘地150法军在合约签署之前将继续扣留在德国人手里,但这恐怕不是几个星期就会结束的事情。
也就在德法签署这份停战协议的第二天,英国海军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悄然驶离英格兰南部的朴茨茅斯港,一并离开的还有可搭载24至28架作战飞机的“光荣”号航空/争期间,英国舰队的离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潜伏在朴茨茅斯附近的德国舰队也未在第一时间现这一情况。不过在当天晚些时候。在英吉利海峡以西活动的德国潜艇-53号意外国舰队,但由于对方距离过远且拥有强大的护航兵力,-53长未敢冒然进攻。而是一面向潜艇司令部去电报,一面小心翼翼的尾随其后。尽管在天黑之后跟丢了目标,但根据对方朝南航行这一关键**,德国海军参谋部仍然作出大致推断――这支英国舰队很有可能被派往直布罗陀加强h舰队。
消息很快经由海军参谋部转呈给身处巴黎的海军司令雷德尔,作为德国高级参观团的一员,同在巴黎的李明也得以在第一时间读到这条情报,他非常清楚的记得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英国海军起的“弩炮行动”。这次行动的残酷之处在于不久前还处于同一战线上的两群军人不得不兵戎相见,而它所产生的战略和政治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们更加仇视英国人并在后来盟军反攻时采取了敌对态度。这一仗同样显示了法国海军的心态――他们既痛恨德国和意大利人并且拒绝向他们投降,也不屑于接受英国人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元首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意大利独裁原本还想在法国舰队上打注意,最后也是在希特勒的规劝下放弃了这一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