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三帝国特种部队(一) (第2/3页)
于战役的胜利功不可没。
道尔不但从老上级那里得到启示,他还对战争中产生的英雄事迹特别的向往,他借鉴了其他国家非正规作战的成功战例,并且深信非正规作战可产生的巨大作用。他的想法是由少数的优秀人员组成小分队,为正规部队开道。在实施进攻前甚至是在正式宣战以前,这些小分队可以先深入敌后,占领桥梁,道路的口以及主要的通讯设施;他们可以散播假情报、炸掉供给仓库、攻打敌人的司令部,总的来说,是以少数人造成大的混乱局面。
富有想象力的道尔建议,这样的一个机构理所当然应该隶属于秘密二处。这让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感到荣誉上的难堪。然而,德国的军事思想在迅速的发展,希普尔的这一想法与当时一个创造性的新概念相距不远,这一概念便是闪电战。闪电战的核心要依赖闪电似的速度和和高度的灵活性来对付敌人在数量上的优势,着一战术与普希尔的战术思想是吻合的。
德国官方对于这次闪电战入侵波兰的记载里没有提及隶属于德国谍报局的这只特种部队。实际上授予他们铁十字勋章的提议也遭否决,这主要是因为在这只特种部队采取行动时,德国与芬兰之间并没有进入战争状态。但是,尽管道尔的部队没有得到公开的承认,他们发挥的作用在统帅部却是有目共睹的,因而军事谍报局局长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决定让这支部队正式加入德国谍报局。1939年10月15日,这个特种部队的第一个组织建立起来了,叫做特种任务训练与建设第800中队。它的总部设在普鲁士的老城勃兰登堡,这个组织也因此而得名——勃兰登堡部队。尽管受德国谍报局的控制而不受正常系统的领导,勃兰登堡部队不是职业的特务和破坏分子,而是武装部队穿军服的人员,是因为具备专门的特长而招募来的,为执行特种任务而接受训练。他们的任务由最高统帅部决定,他们被派遣到具体的部队执行特种任务。
因为二战,闪电战,诞生了勃兰登堡部队特种部队
精锐的特种队伍
加入勃兰登堡部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至少能流利的说一种外语,招募来的人员能说多国外语的这一要求说明了第三帝国的野心。可以说欧洲所有的国家,没有勃兰登堡队员不熟悉的。勃兰登堡部队招收的人员必须属于德意志民族,这些人生活在帝国的境外,住在东欧的德国人能说捷克语、波兰语、乌克兰语、鲁塞尼亚语,还能说这些地区的特有方言。住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国人能说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芬兰语、俄语。其他的勃兰登堡队员来自这样的家族,他们曾经在南美洲和非洲的德国领土上进行过殖民统治,他们除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外,还能流利的说当地的方言。一部分勃兰登堡队员能说多达六种语言,少部分人甚至能说一些鲜为人知的语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