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六章绥远战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五十六章绥远战役 (第1/3页)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调集大批兵力向解放区进攻,其中,国民党军第12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调集所辖主力及收编的伪军6万余人,首先夺占归绥(今呼和浩特),接着又连续侵占了武川、卓资山、陶林、清水河、凉城、集宁、丰镇、兴和、尚义等城镇及绥东、绥南广大地区,其新编骑兵第4师、第35、第67、暂编第3军等部集结于丰镇至归绥的平绥路沿线,绥蒙伪军暂编骑兵第5师、第1旅分别在凉城、陶林等地。并企图攻占张家口,控制平绥铁路(北平至归绥)全线,妄图在国共会谈中,迫使中国共产党处于不利地位,并借此扩充实力。

    为反击国民党军的进攻,消灭傅作义主力,收复归绥,解放绥远,切实保障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战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指示晋察冀和晋绥军区集结主要兵力,组织绥远战役,并指出,这一战役对我党在北方的地位和争取全国和平局面的关系极为重大,必须坚决歼灭傅作义部主力。为达到这一目的,中央军委于1946年10月22日又指示:“如傅部固守归绥,则先将包头、五原、固阳占领,使傅部绝食突围,然后歼灭之。如我能迅进,可能速占归绥”。27日又进一步强调:“此次作战,必须达成歼灭傅顽主力之目的,应将我主力运动到傅顽阵地背后去,由西向东打,方可聚歼。”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

    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决心集中晋察冀军区3个纵队冀察纵队(司令 郭天民,辖4、5、6旅)冀晋纵队(司令 陈正湘辖10、11、12旅)、冀晋纵队(司令 陈正湘辖10、11、12旅)冀晋纵队(司令 陈正湘辖10、11、12旅)晋绥军区5个旅及地方部队一部,共14个旅5.3万余人的兵力发起绥远战役。作战部署是:以晋察冀部队由东向西攻击,首先歼灭隆盛庄、张皋的敌人,尔后各个歼灭丰镇、集宁间的敌人;晋绥部队于歼灭凉城、陶林等地之敌后向集宁发展进攻。尔后,两区继续协力求歼敌于绥远东部地

    国军部队第12战区司令长官 傅作义二级上将新编第3军军长 孙兰峰中将 (新编第10师、新编第11师、新编第17师)骑兵第4军军长 袁庆荣中将 (新编骑兵第3师、新编骑兵第4师)傅作义任最高司令长官

    贺龙来到山西前线的半个月内,蒋介石一面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面调动兵力,沿平绥、同蒲、津浦、平汉等铁路向各解放区进犯,勾结日伪军夺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到9月初,在华北,阎锡山出动了7个军,以主力进占同蒲路沿线;傅作义出动了4个军和1个骑兵师,在夺取包头、归绥、集宁等城后沿平绥路东进,先头部队直指张家口;在华东、中原,蒋介石调动大批部队,抢占平汉、津浦路沿线城市,企图迅速控制战略要地及交通线,分割解放区,打开通路以抢占东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