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内战爆发 (第2/3页)
取得苏联赠予的日军遗留在东北的武器,与国民党统治者进行全面的斗争。
中华民国时期,战灾连年,天灾不断,社会弊端丛生,底层人民生活艰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70万人死于饥饿,而人口的平均寿命则不足45岁。
重庆谈判时毛**与蒋介石互相敬酒
周总理认为,民国时期的阶级剥削,人民生活负担加重,附属于各帝国主义势力的各个军阀之间的割据混战,民国的政治制度腐败、腐朽,中国仍然处于半封建、殖民地状态等问题,是中共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并存在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堪重负,支持革命,也是中国红色革命力量能够在艰难环境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将必然获得最终全面彻底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而中国共产党则认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资产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而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被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视为敌人。毛**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右派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大买办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中国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革命战争全面彻底的胜利。
国共两党领袖蒋介石与毛**抗日战争胜利后于重庆举杯致意,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半之时间即已兵戎相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分分合合的历史。传统的王朝更迭模式进行到1840年~1911年的时候,因为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的入侵而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帝制直接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呼唤中灭亡,但是封建的旧势力旧思想在中国却远没有灭亡。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以袁世凯为首的一大批清朝旧官僚投机革命,建立了北洋军**。虽然革命党人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这个**进行西方现代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化改革的尝试,但是并没有成功。尽管如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依然坚持着他们西方式的民主理想:**民选,军队国家化。而过于理想的革命党人无法使用选票等和平手段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