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冲击性大消息 (第2/3页)
凭借两部登上全球票房榜前三十的电影。沈正辉算是彻底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特别是在大陆影坛。以前还有人不服气地认为他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又或者是因为钱多,能够请到足够实力的导演担任他的副导演,又或者认为他的电影都太商业化,没有足够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现在这些理由如果在说出来。就不免被当做是酸葡萄心理了。
大陆的宣传部门和电影局已经将沈正辉列为中国影视的标志性人物了,他的父亲沈兴国甚至都沾他的光成为了影视圈的大佬级别的人物。连带着被沈正辉和刘天王提拔起来的宁导演,也非常表现不俗,在《疯狂的石头》之后,相继推出了好几部卖座的电影。广电看在投资方和沈正辉的面子上都通过了审查,一时之间掀起了一股票房狂潮。以至于第六代的部分导演陷入了某种程度的自我怀疑之中,沈正辉的成功,让电影局吃了定心丸,而部分第六代导演继续自己坚定的道路也让电影局逐渐对他们失去了兴趣。
固然,在欧洲电影节刷b值依然是增长地位的时髦的行为,但是和金球奖和奥斯卡相比较,非专业人士似乎更加青睐这类奖项。《魔法学徒》获得了技术性的奖项,在专业人士眼中也许不说明什么问题,最佳导演的提名也许是索尼公关的结果。但是它毕竟获得了提名,也获得了奖项,于是在普通的观众那里,就像是得到了某种权威的认同,而这种权威,显然比欧洲的奖项看上去b值更高。毕竟中国人――或者说华人在欧洲刷奖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老张导演几乎把欧洲几大奖项都打通关了。但是在奥斯卡,在美国那边,他还没有获得认可,所以他在近期接受采访的时候非常酸楚地说道:奥斯卡不是电影界的最高奖项。
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掩饰大家对于李鞍导演的嫉妒,不然他为什么两次用武侠片去试图冲击奥斯卡?《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一样,用了大师曹禺的剧本和编剧,但是最后还是仅仅做成了一个华丽的装饰。张导演似乎有时候也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了。
不过就在沈正辉获得提名,电影获得奖项的消息传来。在舆论界。似乎瞬间,沈正辉的档次――至少在商业上已经和几位国内大导演不在一个层次上了。国内有野心的电影公司指望的大片冲击,海外票房在沈正辉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实现,而其他人似乎还处在艰难的尝试过程中。即便是张导演、冯导演、陈导演也不过是大量消费自己过去的名气罢了。
沈正辉的这种成功,实际上在《魔法学徒》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票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让试图批评他的舆论有些失语了。这些试图批评的舆论找来找去。觉得唯一能够批评的就是他所导演的题材不是本土化的题材。但是《魔法学徒》确确实实是中国人写的,并且行销海外,这也被当做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大的成绩,虽然写的故事是一个西方故事――但是这也说明了我们中国人是了解西方历史的啊!在全世界因为美国的脑残言论遍地网友们进行自发的反击的时候,《魔法学徒》的历史背景就被有意无意地仔细介绍了一番,所以在整件事情结束之后,同样有敏感的人感叹说中国的作者居然如此了解西方文化,简直不可思议。这让天朝的宣传部和文化部都觉得功绩在自己身上,而实际上中国人同样对高佩罗的《神探狄仁杰》感慨不已。
外交部同样有样学样地借助这件事情捞成绩。有好几次他们在欧洲都使用了《魔法学徒》这本书做宣传,蓝晶一跃成为了国家的名片,还被邀请在奥运会的宣传片里面出镜。
于是,这对于试图批判沈正辉的人来说,就成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也就只能说两句酸话,或者以沈正辉为幌子进行体亏屁思。
不过很快就有消息。冯导演有意拍摄一部反映朝鲜战争的电影,同样是国产大片制作。这让很多人愕然。认为冯导演是准备复制沈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