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魈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魈鬼 (第3/3页)

窟窿里神了进来。那张脸倒是像我们村里的人,但是表情很死板,其实主要还是它的那双爪子出卖了它,我父亲知道它是山鬼所化,所以毫不犹豫的开了枪。一枪下去,那山鬼的脑袋开了花,顿时倒在了帐篷外面。但是我和父亲不敢出去看啊,战战兢兢的熬到了天亮后才敢走出帐篷。但奇怪的是,地上只有一滩黑血,根本没有尸体。后来,我问父亲那东西到底是什么?父亲说是山魈鬼。所以,山魈鬼到底长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它会变化成人的样子,而且是你认识的人。”

    听老石讲完这个故事,大家都不禁感到心惊胆战。纷纷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生怕身边会突然多出一个自己认识的人。

    但是对于山魈,李月潭却给出了异议,她说:“据我所知,有一种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也叫山魈。它们头大而长,鼻骨两侧各有一块骨质突起,其上有纵向排列的脊状突起,其间为沟,外被绿色皮肤,脊间鲜红色。由于它脸上这种色彩鲜艳的特殊图案形似鬼怪,因而人称山魈。”

    而老石却道:“你说的山魈只要生长在非洲,国内的动物园也是近几年才引进。而我们所说的山魈鬼,在古代有传说。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专门有一篇《山魈》。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孙太白曾说过这么件事,他的曾祖父以前在南山柳沟寺读书,麦秋时节回家,过了十天又返回寺里。孙公打开他住的房门,见桌案上满是尘土,窗户上也有了蜘蛛网,便命仆人打扫清除。到了晚上才觉得清爽些,可以休息休息了。于是他扫扫床,铺开被褥,关门睡觉。

    这时,月光照满窗,他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多时,没睡着,觉得万籁俱寂。忽然间听到风声呼啸,山门被风刮得咣当咣当直响,孙公心想可能是和尚没关好门。他正寻思间,风声逐渐接近住房,一霎时,房门也被刮开了。他更心疑了,还设想过来是怎么回事,风声已入屋内,并伴有铿铿的靴声,逐渐靠近卧室门口。这时他心里才害怕起来。霎时门开了,他急忙一看,一个大鬼弓着身子塞了进来,矗立在床前,头几乎触着梁,面似老瓜皮色,目光闪闪,向屋内四面环视。张开如盆大口,牙齿稀疏,长三寸多。哇啦哇啦乱叫,声音震得四面墙壁山响。

    孙公害怕极了,心想在这咫尺的小房子里,势必无法逃避,不如与它拼了。于是暗暗去抽枕下的佩刀,猛地拔出向大鬼砍去,正砍中了它的肚子,发出像砍石头样的声音。鬼大怒,伸出大爪子抓他。孙公稍微缩了缩身子,被鬼抓住了被子,揪着忿忿地走了。孙公随被子掉到了地上,趴在地上大叫。家人都拿着火把赶来,见门依然关着,如以前一样,只得推开窗户进来。一见孙公的样子,众人都很惊讶。把他抬到床上,他才把事情的前后说了一遍。共同检查一下,才看到被子夹在寝室的门缝里。开门用火把照着检查,见有爪痕,大如簸箕,五个指爪碰到哪里哪里就被穿透。天明,孙公再也不敢留在这里,于是便背起书箱回家了。后来再问寺里的和尚,他们说再没有异常事情发生。”

    通过蒲松龄的这篇故事,似乎能看出故事里的山魈鬼和老石所见识过的山魈鬼,以及刚才我们在溶洞大厅中见到的那只怪物都很像,行动时弓着身子,有锋利的爪子。

    而老石似乎还非常肯定这山魈鬼不是一般的野兽,它们是会变化的怪物。金手指的手下刚才说它们有好几只,看来那溶洞的洞厅就是它们的住处,那么它们平常可能就是靠吃水里的鱼虾为生。不过也有可能会到溶洞外面去找寻猎物。不然,老石和他父亲也不会遇见。

    但是,我忽然又有了一个疑问,老石刚才不是说他们村里有老人曾经到这洞里寻过宝吗?难道那些老人没有遇见过山魈鬼?

    所以我不禁道:“老石,你之前说你们村里曾有老人进过这洞,那么他们曾经有遇见过山魈鬼吗?”

    我的话刚说完,老石和小石几乎同时抬起头望向了我。很明显,他们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许久,老石终于叹了一口气道:“都到这个地步了,实话对你们说吧:我说的老人其中就有我爷爷,那还是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我爷爷正值壮年,所以组建了一个七个人的队伍进洞寻宝,而后来,最终只有一个人逃了出去,但他受了很重的伤,回到村子里不久也去世了。”

    在场人顿时全都吃了一惊,纷纷责怪道:“老石,之前你为什么不说?原来你故意让我们从下面走,是有私心的呀?”

    面对大家的责问,老石点头承认了,不过他依然辩解道:“我看得出来,你们这队人都是好身手的人,而且进来又是为寻宝,所以才决定让大家跟我一起在这洞里走一趟,我也想知道这洞里到底有什么?因为当年唯一逃出去的那位老人,神经已经变得不正常,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根本说不出所以然。”

    我不禁嘘了一口气,沉声道:“如此说来,这溶洞是否能通到山那边?老石你也不能确定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