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回 盛亚的出路(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五回 盛亚的出路(上) (第2/3页)

元,同比下滑了612.97%。

    的确,这里有电商渠道的雄起对线下终端零售所产生的一部分影响。

    但我们当时认为,还有一部分病源产生在品牌定位的“错位”上。

    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当时李宁产品的消费主力的年龄层集中在30岁以上。

    而“90后李宁”让当时的消费主力产生了品牌的认同偏差。

    尤其在那个“90后”与“脑残”、“非主流”、“我行我素”甚至“屌丝”等负面标签挂钩的年代。

    但现实生活中的90后并不会因为品牌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而买账——在他们心中,李宁还是他们叔叔、父母穿的。

    李宁伤害既有市场的同时也丢失了目标客群。

    当年比稿的brief就是希望能有一家专做营销的agency能帮李宁把品牌年轻化的路子走对。

    那年我在北京,Linda带着我,James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也是办公室的老板。

    大家没日没夜地开会、头脑风暴、加班,在各大高校之间往返穿梭,拿着颇为丰厚的回报换取学生认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

    刨根问底往祖坟上刨的我们那时快把90后的insight想出洞了。

    李宁该怎么年轻化呢?

    当时有位做文案的前辈无意中说了一句话,结果切中了要害。

    他当时说,李宁与其花高额的费用请广告公司做调研想创意,再签约文娱与体育明星拍摄大制作的广告片,再花费高额的媒体费用进行360度的轰炸(意为包括电视台、报纸杂志、电台、户外广告牌在内的传统媒体以及各大门户网站、迷你站、贴吧论坛以及博客、微博等SNS平台的各个广告位全部投放)都比不上小报记者无意拍到Lady Gaga逛街时穿了一双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