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授课教导营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授课教导营三 (第2/3页)

不用多说了吧,小股部队之间的配合是三三制战术的核心,可以说其完美适用游击战。

    其运用要点为:

    第一,规模一般应该为三到四人的战术小组,或者由三到四个战术小组组成的战术小队。

    第二,必须要有严密的计划,攻击方案,执行人员,攻击时间以及时长,两到三条撤退路线,人员撤退顺序,迟滞敌人追击的方案,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伏击计划制定都必须明确周详。

    第三,必须有详细的人员分工和严格的战场纪律。人员分工方面主要包括:战场指挥、战场以及敌情观察监视、信息传递、攻击执行、撤退掩护、迟滞敌军、多次攻击准备等等。可以多人负责重要的工作,也可以以一人负责多份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安排。纪律是一切行动得以成功的基础,必须让所有人拥有强烈的纪律意识,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

    游击战的特点在于游而击之,咱们红军的16字方针可以作注解。

    游击战一般将部队化整为零,以骚扰为主,能打跑和削弱敌人,但起不到歼敌的作用。

    而运动战是运动歼敌,部队必须集中力量,通过运动调度敌人,完成自己歼敌的作战目标。但是敌人报团或者死守咱们装备差了就没有多少办法,容易造成无仗可打的局面。

    但也有位于中间的,比如先分散游击,突然集中变为运动歼敌;或者先是运动歼敌,现无机会只能变为游击战。用兵者在于灵活,不能死板,我们红军打了不少这样的战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两种战法,看似咱们是不断在运动中寻找机会以多打少,以强击弱。但是,无论什么方式的战法,总绕不开阵地战这种作战形式的。无论是运动战还是游击战,只要枪炮一响,没几个人会站在空地上傻等着挨枪子的。简易的掩体,利用地形掩护等等方法下,几分钟就能完成,很快就转入阵地战。

    所以,咱们不管是要消灭敌人,还是要迟滞敌人总得要落到阵地上去的。那么对于阵地战的研究和针对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最终也就到了比拼火力水平、军队数量、人员素质和小单位战术水平上来。“

    夏新生正说得唾沫横飞,周副主席和朱老总拿着电报过来找到主席,几人在场下商量了一会。主席站起来将夏新生和苏进一起叫过去,将手中的电报递过来,示意夏新生看看。夏新生将手中的电报纸对着篝火的光看了看,认出了几个字,可惜还是认不全。尴尬的将电报递去,嘿嘿笑了两声。

    周副主席说道:“我们有情报显示果命党军方面,已经察觉到我军在云南了,薛岳的前锋沿着金沙江急进,同时蒋界石严令川军南下,意图将我军围堵在云南境内。薛岳的前锋部队离九军团后卫不到一天的行程了。龙主席虽然向中央军求援说红军仍在云南,但是能够将蒋界石误导多长时间还说不准。”

    夏新生赶紧问道:“九军团在什么位置?他们的补给和武器弹药还有多少?”

    周副主席说:“九军团在宣威和会泽一带,粮食一直没有太多机会征集,全军团都在饿肚子,弹药平均每条枪不到三子弹,手榴弹平均每人还有一枚。”

    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