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大裁员 (第2/3页)
耻辱,恐怕日本的工会也不会袖手旁观的,他们绝对会偏袒员工。
尽管当代日本,劳资双方的对立关系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鲜明。
春斗基本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讨价还价,每年都是大企业和工会互相给个面子,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能力自我调整待遇。
但真要有机会让工会秀秀肌肉,显现一下存在感,恐怕工会还是很乐意的。
弄不好皮尔卡顿公司就成了主动撞上枪口的倒霉蛋,牵扯出更多不好解决的麻烦事。
总之,在他们看来,宁卫民在如何管理日本企业方面还欠缺经验,缺乏必要的了解,才会下此乱命。
于是哪怕宁卫民已经声明了这个命令不容置疑,但深知其严重性的福田荣和关口修,还是忍不住发言,对宁卫民极力解释其中的利害关系,希望他能正确理解此事,收回成命。
不过宁卫民已经想好了事儿,却不可能因为他们轻易撤回,虽然听完了他们的劝说,但依旧斩钉截铁的表示。
“不。必须开除这些罢工的人,这件事没有任何缓和余地。首先,如果今天我让他们得逞了,那么日后肯定还会再用罢工要挟。尝到了罢工的甜头,谁还会放弃这种有力武器。这就像咬过主人的狗一样,必须打死才行以除后患。其次,这些员工也绝对不是像你们所说,是企业的根基。过去他们的确为企业付出过,但现在他们反而成了阻碍企业继续发展的障碍了。我原本就想慢慢解决好公司的问题,但现在既然他们着急,那就先解决他们好了。”
“可是……”关口修还犹未甘心的说,“难道社长您就不考虑公司的平稳性和声誉吗?如果我们这么去处理,那事情一定会闹大的。到时候媒体会报道,工会也会插手的。恐怕就真的不可收拾了。而且您说罢工的人都开除,人数也未免太多了吧?一下子开除一百多人,公司的规模近乎于下降一半。公司的运营恐怕会因此陷入混乱的……”
“不,没什么可担心的。”
宁卫民胸有成竹的回答,“不是我带有成见,或是情绪使然。事实就是,这些人根本不是企业的根基,而是企业的毒瘤。我就不说他们的劳动价值是否值得他们的工资水平了,我就说他们的不知足。明明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让他们休息几天,他们居然也能闲出事情来。不但不感激我白让他们拿薪水,还妄想干预我的未来规划,阻止我卖掉工厂。这样的员工连自己的身份都无法认清,只会给企业增加阻碍和额外负担,只有把他们彻底清理出我们的企业,才是正确的事。”
“再说了,开除一百多人怎么就不行了?反正工厂已经被我卖掉了,货源会暂时由华夏那边的合资工厂提供。难道我还指望那些工人为我生产服装嘛。还有那些外勤人员,跑了那么多天了,就让他们收回应收账款,又拿回来多少钱?销售方面我也没要求扩展业务,就维持现状就好。做到这一点很难吗?现在公司明明就是人多了没事可做,我们现在的情况,原本就是需要减轻人力成本自救啊。”
“还有,请你们注意,我并没让你们采取非法的手段去做这件事。日本法律没规定经营方面出现困难的企业不能开除员工,只能等死吧?所以你们就按正常程序来好了,该给的补偿给补偿。短期看虽然辞退这些人要花一笔钱,可日后人少了,别说需要支付的薪水少了,就连交通费报销都少了,还是值得的。难道工会和媒体还会因为我们做了合情合理的事情和我们作对嘛?”
宁卫民的逐条说明堪称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这让公司的几位高层全都没话说了,只能低头沉默,老实听着。
不过说到最后因为涉及到了补偿问题,福田荣心里一动,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借口。
“社长,我不是质疑您的命令。但有关补偿问题,您可不能小觑,务必考虑清楚啊。那些罢工的工人,许多都是当初跟着长谷川一起建立公司的老员工。因为在公司太久了,他们的补偿可不是小数目。弄不好得上千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开除他们,等于是给自己找麻烦。原本就财务艰难的公司,要拿出这么大一笔钱等于雪上加霜。我就担心反而让公司陷入更严重困境中。”
“是这样吗?赔偿金居然会有这么高?”
宁卫民确实有点意外,不由把目光转向新上任的监事求证。
因为按常理来说一个员工薪水不过五十万日元,在他想来辞退一个人,也无非赔个两三百万的事儿。
一千万日元可真有点吓人了。
至于监事他是因为宁卫民得到提拔,当然比其他人更有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