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帮一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帮一把 (第3/3页)

间了。

    他所了解的北茂,形象虽然庸俗,为人也有点好大喜功。

    他喜欢出风头,爱听奉承,容易为胜利冲晕头脑。

    但在外汇投资方面还是有点本事的,而且其为人绝对不小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挺够意思的。

    比如说,在过去公司赚钱的时候,年年北茂都增加分红比例给股东。

    对于宁卫民的生意,他平日里也有诸多照顾。

    他很喜欢在宁卫民的餐厅招待宴请客户,每年的忘年会都在宁卫民的餐厅举办,他还是赤霞俱乐部的常客。

    即使作为员工的福利,送给客户的礼物,光拉杆旅行箱,他从宁卫民手里订购了就不知几千个了,洋酒买的更多。

    尤其在对国内采购废钢铁渣的事情上,他还给予过宁卫民极大的方便和帮助。

    这些好处,宁卫民一直都记在心里,所以无论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不能眼看着北茂倒霉,被别人逼宫,没办法不插手帮上一把。

    于是哪怕宁卫民人正在大阪忙活交接大和观光的事情,而且他个人也早就把所有的阪和兴业股票都清仓了,他还是决定在几天后的股东大会当日,乘坐飞机飞回东京去支持北茂。

    并且还为此紧急联系了留在东京的佐川建一,要求他三个交易日内,为自己再购买四百亿日元的阪和兴业股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助人为乐也不是傻子,最基本的底线的,那就是不能赔钱。

    所以他随后还要求佐川建一,尽快通过野村证券的账户,采用融券的方式卖出至少相同数量的阪和兴业股票,来做对冲。

    就这样,宁卫民又重新涉足了日本股市,并且几乎算是以一个脱裤子放屁的荒唐方式,来帮助北茂稳住了公司的局面,保住他的社长地位。

    甚至事后,宁卫民在北茂对其宴请表示感谢的时候,他还好言相劝,建议他尽早出清手里的金融资产和不动产。

    想点醒这个家伙远离经济泡沫破裂的风险,免得其再重蹈覆辙,走上那条“人还在呢,但钱都没了”的历史老路。

    应该说,绝对算是对得起他了。

    但可惜的是,阪和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而且人毕竟是局限的,认知不到就于事无补。

    即使走到了这一地步,但北茂还依旧对经济泡沫破灭的破坏力缺乏必要的敬畏,刚刚接受的教训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

    甚至恰恰相反,北茂反而依旧相信虚无缥缈的日本经济神话。

    他既不相信日本的土地价格也会崩盘走低,也不认为他所投资的金融资产就此沉沦。

    他的理由是自己和银行的交叉持股高达八千亿元,目前利润还有一千亿,只要不卖总会涨回去。

    另外,土地账面的价值也从五十亿円增加到了两千五百亿円,看样子很快就会变成三千亿。

    光这些,他认为日后就足以弥补三千亿円的特别损失。

    更别说,由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发行的营业特金与指定金外信托这些金融资产,还予以收益率的额外许诺,对他保证实际收益会比目标利息要高。

    正是出于对日本银行和信托公司的信任,北茂才对此深信不疑。

    他向宁卫民得意洋洋的展现了他手持的凭证——一纸对方签名画押的保证书,还一再建议宁卫民也拿出多余的钱来买上一点才好。

    对此,宁卫民也只能敬谢不敏,祝愿他好运了。

    这就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自己想要作死的,你怎么拦都拦不住,还得让他亲身经历过一次,才知道后悔,知道怕。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这家伙自己非要自寻死路,对宁卫民来说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毕竟阪和兴业的技术对于华夏还是有用的,真要是等到这家企业被北茂给搞到要破产的地步。

    到时候宁卫民能用极低的价格买下来不说。

    想必这家伙不但不会拒绝,反而还会由衷感谢宁卫民的雪中送炭吧?

    想到这儿,宁卫民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像反面角色了。

    这么算计一个没什么坏心眼,不喜欢炼钢,只迷恋炒外汇的家伙,他还真有点于心不忍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