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第一批真正的客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4章 第一批真正的客人 (第3/3页)

它还真不行,看您老阅历丰富,不如给我写几个字,让我挂在墙上,充当一下门面,也好过人说,这个女强人,眼里只有金钱,一看全身都是铜臭味,我可不想与之为伍。”郝好说着,边伸手比划起来,让一旁的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你这娃娃,让我说什么好。”老人一口饼子恰在喉头,上不去下不来,急得脸青一阵,白一阵的,好不容易刚刚咽下去,他来不及多想,立即无奈的伸手指了指郝好。

    “那您就是答应了?”郝好选择性无视,眼前两位老人,一看就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具有真材实料的知识分子,比他们这些不动脑子的强了不知多少倍。

    “不答应的话,我这饭也吃的不安生。”老人摆摆手,掌心向内,手背向外,就这样轻轻一挥,打发了好好。

    午饭吃的开心。

    午休后,由果果带头,田润秋压阵,郝好讲解,一行五人去桃花坞。

    郝好从桃花坞的由来,以及桃花坞的树种,再到桃花坞未来的规划一字不拉的告诉了他们。

    期间收获了无数掌声和感叹。

    桃花坞占地面积不小,一圈下来,浑身沾着花香,头发上的花粉都能当擦脸的用了。老人们尽情释放自己,缅怀过去的青春时光,不知名的江南小调,缠绵婉转,好久没这么轻松了。

    逛累的几人,一屁股坐在石阶上,喘着粗气,双手撑在地上,脑袋后仰,整个人处于一种紧绷又放松状态。

    郝好不由得诗兴大发,便开口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犹记得上学时,只觉得诗句优美,等上了年纪,经历了不少事情,便觉得陶渊明是如此的大才。

    "好诗,女子念过书?"老人听后,仰头细细品味,随即大呼一声,同时,双手合掌一拍,笑着问。

    “上过高中,毕业后就嫁人了。”郝好平静的回答,学历有时代表不了什么,但又代表了一切,反正她现在是没有太多心思想学历的事情。

    “可惜了,你这么聪明应该再念书的。”老人颇为遗憾的摇摇头,郝好张嘴就来的诗句,就说明她很有才华,短短的接触,便觉得她为人通透又善良,这样的人正是他们文艺界需要的一股清流呀。

    “我是没时间,没机会了,我妹妹果果也聪明,我准备麦收后送她上夜大,将来她的发展之路就更广阔一些。”郝好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且她来这里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读书而已,而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富起来,然后形成连锁效应。

    “我看你姐妹长得像,性子差不多,能力也不会差。”老人语气平淡如水,可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

    “果果聪明,我想让她学习金融,国家发展需要金融型人才,而且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怎能不贡献一份微博之力呢。”郝好抚摸果果柔顺的长发,心里柔软又自豪,她将果果当孩子看,自然希望她过更好。

    “有道理。”几人点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