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竖子不弱与我 (第3/3页)
司马梗没想到白起,此战会如此小心谨慎。那个蔑视诸侯的男儿,莫非随着时间的消逝,也发生了变化。
“闻我武安君之名,诸侯早已经闻风丧胆,不战,弃城而降。竖子闻我,不但没有落荒而逃,反以圆阵,以守为攻,胆敢求战。”白起看着马服子战阵之中的应变,赞道:“竖子,勇气可嘉。”
司马梗见白起竟然将竖子当回事,反驳道:“武安君,此言差矣。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竖子不知武安君的厉害,故而自寻死路。竖子不逃而战,乃自不量力。”
“非也,非也。”白起认真道:“老夫征战大半生,楚国、韩国、魏国,无不惧怕我。赵国不怕我,竖子也不怕我。这说明了什么。”
王龁道:“这是赵国和竖子,自寻死路。”
“话不是这般说的。”白起郑重道:“赵国不怕我,是因为赵国的名将,不弱我国。廉颇、都长君,这二人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将。我若与二人交手,也没把握取胜。竖子闻我,不但不逃跑,反而敢与我一战。竖子败而不乱,困而不散。其胆色和魄力,足以证明不是庸才。老夫很久都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
白起换了一口气,续道:“竖子有我年轻时候的影子。一不小心,老夫的英明就会葬送在这里。”
“武安君,太抬举此人了。”王龁与赵卒交战,他也承认赵卒的战力不可小觑。也承认廉颇等人,也是名将之姿。竖子用兵虽厉害,但太过冒失。否则,数十万大军,岂会被秦军围困。
白起问道:“你与竖子正面交过手多次,你对他有何评价。”
王龁回想少许,忙道:“竖子战法,的确了得。其胆量和魄力,也值得称赞。为将的素质,也说得过去。但,战场经验不足,又争强好胜,还有些自大。若稍加锤炼、打磨,定会成为一代名将。”
“竖子能够得到邯郸君臣的拥护,又能取代廉颇,安抚赵卒。见我出战,又被我围困,却能够稳住士气,阵营未乱。足以见得,竖子有名将之风。”白起想起三十几年前,他在魏冉的举荐下,成为秦国最年轻的战将。首战,对上韩、魏两国的老将之时的情景,又道,“不知为何,我从竖子哪里,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王龁道:“竖子虽懂些兵法,也有点本领。竖子岂敢与武安君相比。”
“话不是这般说的,我们都曾年轻过。这个世界,年少而又出色的名将太多了,我岂敢尊大。”白起缓了缓语调,又道:“我们对战赵国,本以为胜券在握,结果一个马服君,令我国葬送了十几万人。试问,秦国何时被诸侯打得如此惨败。马服君一战成名,令我们元气大伤。十几年,我们都不敢伐赵。”
白起换了一口气,续道:“几年前,我们伐赵取三城。赵国又来了一个都长君。现在,走了一个廉颇,又来了一个竖子。赵国后期之秀,源源不断。长此下去,赵国将会成为秦国最难打的诸侯,甚至赵国足以与秦国争天下。”
司马梗轻蔑道:“区区竖子,岂能与武安君相比。”
“赵国名将贤臣,不弱秦国。赵国自从胡服骑射之后,民风尚武好战。我们是以利相诱。竖子若真的是庸才,赵国君臣岂会以他为将,换下名将廉颇。”白起见无人说话,又道:“竖子,不弱于我。此战,我们要稳中求胜,不可大意。这一仗,也关乎两国的国运,老夫的名声,更不能输。传令下去,不可贸然突击。赵卒突围,射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