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战与和(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章 战与和(下) (第3/3页)

俱伤,定会张灯结彩。可,他们帮我们击败秦国,天下诸侯之势,便是我国最强。如此,天下诸侯又会不安。”

    赵王丹想了想,答道:“你说得不无道理。”

    平阳君道:“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大争之世,之所以还能维持七雄的格局,就在于势力均衡。一旦,有人打破了这种均衡,就会引发大战。无论是魏国强盛之时,还是楚国亡越之时,甚至是齐国亡宋之时。因为打破了天下平衡,才遭到诸侯围攻而弱。王上见诸侯相争,又会如何。”

    赵王丹道:“周室、韩国虽弱,却不被灭。就是因为他们以诸侯制约诸侯,图存图强。寡人见诸侯相争,也会两不相帮,坐收渔利。”

    平阳君问道:“我们与诸侯结盟抗秦,诸侯会答应乎?”

    赵王丹道:“不会。”

    平阳君闻言,很是满意,放慢语调道:“我们与诸侯结盟不成,传到秦国,就会升级两国矛盾。秦国得知,更不会与我们议和、休战。”

    赵王丹想了想,点头道:“你言之有理。”

    平阳君趁势道:“臣,认为虞卿之计,不可取。”

    赵王丹心中的意志也开始松懈,叹道:“寡人,也觉得虞卿之计,难能成功。”

    平阳君琢磨出赵王丹心中的想法,加强攻势道:“臣认为,我们主动去秦国议和,不但不会失了我国的体面。反而能彰显,我国议和的态度,还能缓解我国和秦国之间的矛盾。王上,诸侯不可信。大国之争,要靠自己。”

    赵王丹听到最后一句,便打消了与诸侯结盟抗秦的想法,正色道:“你说的不错,大国之争,只能靠自己。寡人没有想到这一层,险些坏了大事。也罢!寡人就派人去秦国主动议和。”

    平阳君恭维道:“王上圣明。”

    赵王丹道:“去秦国议和的任务,寡人就交给你了。”

    平阳君忙道:“王上,去秦国议和,臣举荐一人。”

    赵王丹问道:“何人。”

    平阳君道:“郑朱。”

    赵王丹想了想,对这个人没有半点印象,问道:“此人,有什么能耐。”

    “此人,博闻强记,能言善辩。十年前,他曾代表我国,出使秦国,与秦王谈判。秦国与我国交换土地,先王也没把本国的疆土交给秦国。秦王派公子缯前来我国索地,气焰嚣张。先王自知理亏,也不想正面得罪秦国,派郑朱前去答复秦使。郑朱的一席话,让秦使无功而返。”

    “郑朱说了什么。”这件事虽不是很遥远,然,那时的赵王丹年幼,也记不清了。赵王丹也好奇,郑朱说了什么,导致秦国使者悻悻而去。

    “他说,我们交换的那些土地,距离赵国遥远,离秦国近。秦国没有攻占这些土地,是因为先王的贤明和先臣的力量,才能掌控在赵国手中。先王岂能将先祖的疆土割给秦国,留下骂名乎?换地之事,先王毫不知情,乃臣子所为。”平阳君又道:“先王不认,又让秦国凭借实力来取。秦王怒而伐我,才有了阏与之战,败秦之事。”

    阏与之战,赵王丹岂能不知。秦国三十年,征伐诸侯,毫无败绩,却最终被赵国击败,斩杀秦国数万将士。这也是秦王稷继位以来,自从函谷关被齐、韩、魏三国攻破之后,最大的惨败。

    平阳君见赵王丹没说话,又道:“郑朱与秦国打过交道,定能为我国争取利益,迫使秦国罢兵言和。此事交给他,定能水到渠成。”

    “寡人相信你的推荐。”赵王丹道:“出使秦国,罢兵休战的任务,寡人就交给郑朱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