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战与和(上) (第2/3页)
不测,定会乱了三军士气,导致全面溃败。臣认为,王上亲征是弊大于利。”
赵王丹静下心来,想了想,也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赵王丹僵硬的脸颊,总算露出了笑容道:“你说的有理。寡人意气用事,竟然忽略了这些因素。”
“也罢!”赵王丹叹了一口气,又道:“寡人坐镇邯郸,就不选择提兵亲征。”
平阳君见赵王丹放弃了这个想法,恭维道:“王上,圣明。”
赵王丹问道:“接下来,我国该如何应对。”
“我国处于四战之地,若与秦国继续开战。我们就会将大部分军力,放在长平。一旦,诸侯来攻,或者是北胡寇边。我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前去迎战。”平阳君见赵王丹没有出言反对,又道:“臣认为,我们应该派人去秦国,商讨议和、休战之事。”
赵王丹想了想,问道:“我们前去议和,秦国不答应。我们该怎么办。”
平阳君道:“秦国不答应,我们只能打到底。”
“好。”赵王丹眸色明亮,语调有力道:“寡人如你所言,派人去秦国,商讨议和、休战之事。秦王若欺我,不肯罢战,寡人就与他打到底。”
平阳君见赵王丹总算松口了,那颗心也落地了,趁势道:“王上,我们前去秦国商讨议和之事,定会涉及到上党。王上,打算如何处理上党。”
赵王态度坚决道:“冯亭献地,上党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是寸土不让。”
平阳君为难道:“韩王将上党割给秦国,有法理依据。我国接纳上党,与秦国不宣而战。我国战事不利,前 去议和。我们在上党这件事,寸步不让。秦国定不会与我们议和。”
赵王丹问道:“你说该怎么办。”
“臣认为,我们应该将上党一分为二。”平阳君见赵王丹没有出言反对,又道:“秦国得到了好处,才会与我们罢战。”
“上党一半的疆土,恐怕不能满足秦王的贪欲吧!”赵王丹问道:“秦王要整个上党,还要寡人割地,才答应与我们议和。莫非寡人也要答应不成。”
“我们主动去秦国议和,当然是要给秦国一些好处才行。”平阳君见赵王丹神色微变,又道:“割上党一半的疆土,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秦国得寸进尺,我们便与之开战。”
将上党一半的疆土割给秦国,赵王丹心中还是不能接受。赵王丹没立马表明自己的态度,淡淡地说道:“此事,容寡人好好想想。”
平阳君也知赵王丹一时半会不能接受失去上党一半的疆土。然,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劝阻赵王丹不要提兵亲征,以及与秦国言和。既然赵王丹承诺放弃提兵亲征,也有意与秦国议和。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
平阳君也不愿多说,免得引起赵王丹的不适,行了一礼,便躬身退了出去。
赵王丹命宦者令前去送平阳君出宫。
赵王丹和平阳君之间的对话,宦者令也听清楚了一个大概。然,令宦者令想不明白的是平阳君竟然会为廉颇说话。行至宫门,平阳君拱手道:“多谢大令,前来相送。”
宦者令行了一礼,问道:“平阳君,我有一事不懂,还请赐教。”
平阳君和蔼道:“大令有话,请说。”
宦者令想了想,斟词酌句道:“平阳君为何要替廉颇说话。”
“我也不知道,为何要替廉颇说话。”平阳君听到赵王丹疑廉颇不肯全力出战之时,却不想到自己会为他说话。平阳君从宦者令那道眼神之中,似乎得出了一个答案,问道:“你是不是认为,冯亭献上党,我反对接纳。平原君、廉颇等人,主张接纳。今,廉颇战事不利,我就应该落井下石。”
宦者令心里是这样想的,但嘴上却说,“理应如如此。”
平阳君朝着宫殿的方向看去,又抬头看了一下蔚蓝色的天空,淡淡道:“我和平原君、廉颇等人在接纳上党这件事上,的确是政解不同,也存在很大分歧。但,我们不是敌人。我们都想要自己的国家,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