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携手共进 (第3/3页)
”
平原君也起歌道:“今击北胡,复我山河。”
“山有木兮,国有殇。身既死矣,归葬山阿。魂兮归来,以瞻山河。”冯亭话音虽落,屋内回荡的声音却久久不能消散。冯亭深吸了一口气,将长剑送回剑鞘,“平原君,我的歌喉,污你耳了,莫要见怪。”
平原君还沉寂在这首荡气回肠的旋律之中,却听闻冯亭之言,醒悟过来,笑道:“能睹冯郡守之舞,听冯郡守之歌,实乃幸事。音虽消散,但留我心。”
“来邯郸,能与平原君共饮酒,又能与平原君起舞,一展歌喉。此时此景,我将铭记于心。”冯亭拜道:“多谢,平原君。”
平原君也道:“能与冯郡守饮酒、歌舞,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此时此景,我亦铭记于心。”
冯亭高声道:“平原君,你我再饮一杯。”
“请。”平原君伸手示意道。
平原君与之共饮,放下酒樽,问道:“冯郡守,也知此歌。”
冯亭问道:“平原君,莫非不知。”
“不瞒冯郡守,这歌,我小时就会。”平原君斟满酒,感伤道:“当年,君父击三胡,开疆之时,便高唱此歌。久而久之,这首歌,便被我国军旅之人传唱下来。后来,沙丘宫变,此歌成为禁忌。今日,听郡守此歌,我心沸腾啊!”
“遥想当年,赵武灵王击三胡,拓胡疆,是多么的万丈豪情。我三晋男儿,无不沸腾。”冯亭话锋又转,感叹不已,“今,魏国惧怕秦国,秦王一句话就吓破了魏王的胆色,连魏相都保不住。韩王倒是有脾气,敢与秦王抗争。可,韩国孱弱,打不赢秦国。韩王被逼无奈,不惜背上骂名,割地求和。赵王虽有底气,却不敢与秦国争雄。三晋男儿,再无傲骨啊!”
平原君知道对方心中有气,也不争辩,端起一盏酒,淡淡道:“冯郡守之言,我岂能不知。三晋男儿,素有傲骨,岂能向秦国屈服。冯郡守献上党,是不想成为秦国之民。我国考虑到秦、韩、赵三国之间的关系,对待上党,难道不该慎重。”
冯亭冷笑道:“诸侯皆说韩氏男儿,没有傲骨。可,韩国弱国之力,竟然敢与秦国打了三年。若不是秦国攻破野王,切断了上党和新郑之间的联系。韩国定会与秦国血战到底。”
“可,韩王还是把上党割给秦国。”
“韩王割地之举,不得民心。故而,上党郡宁可与秦血战到底,也不愿降秦。纵使赵国不接纳上党,我也愿与上党共存亡。”
“冯郡守,有如此男儿气概,令我敬仰。”平原君高声道:“上党男儿,不惧秦国。我赵氏男儿,何惧秦国。”
冯亭听出话中有话,琢磨片刻,诧异道:“平原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平原君见冯亭是值得深交之人,也不隐瞒他,掷地有声道:“我国愿与上党,共存共亡。”
冯亭惊得有些合不拢嘴,问道:“平原君的意思是说赵国愿接纳上党。”
“不错。”平原君高声道:“我国愿接纳上党,与上党男儿并肩作战,攻抗暴秦,重拾我三晋男儿的傲骨。”
“好。”冯亭眼角留下了两行泪,语调热血高昂道:“这句话是我最想听的。我上党男儿愿与赵国,并肩作战,共击暴秦,重拾我三晋男儿的傲骨。我上党男儿,愿献地归赵。”
“好。”平原君走向冯亭,伸出手,高声道:“我们携手共进,对抗暴秦,守我三晋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