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围魏救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围魏救赵 (第3/3页)

君也道:“多怪我办事不利。否则,王上也不会意气用事。”

    “安阳君,不要自责。赵国不助我击秦,这也在预料之中。”韩相长叹一口气,又道:“保家卫国,还得靠自身才行。”

    安阳君道:“韩相之言甚是。诸侯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唯有自己。可,秦强我弱,我们如何应对。”

    大司马也道:“韩相,王上增兵五万,也救不了韩陉、城汾。王上之举,还会打乱我们的布局。王上,这是怎么了。”

    “王上,成名太早,心气太高。他太想证明自己是一位合格的君主。”韩相想起韩王然为王这几年做的事情,又道:“王上登得太高,总有一日,会跌得最惨。”

    安阳君道:“我们不如进宫,规劝王上。”

    “没用的。”韩相往天边看了一眼,续道:“王上性子执拗,想要做的事情,是不会更改。我们去规劝他,反而还会惹怒他。”

    大司马道:“那该怎么办。”

    “也许是我们过于悲观。”韩相正色道:“我们集中全国的力量,与秦国开战。”

    ……

    话说范雎见十万大军,攻伐韩国,如入无人之境。秦国连战连胜,却被韩陉、城汾两座城池阻挡,不能前进一步。范雎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秦国十万大军,被韩陉、城汾所阻,秦王稷竟然不生气。范雎也琢磨不透秦王的性子,想问却又不敢问。

    秦王稷看穿了范雎的心意,笑着道:“秦相,想说什么就说。”

    范雎顺势问道:“臣得知我军被韩陉、城汾所阻。这两座城池是不能阻挡我军的攻势。臣想不明白,王上为何对这两座城池,围而不攻。”

    秦王稷语调缓慢道:“寡人攻伐韩国,除了韩国好欺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试探三晋的关系。寡人加大对韩国的攻势,魏、赵两国又会如何?寡人也不得不考虑周全。”

    范雎道:“王上对韩陉、城汾这两座城池围而不攻,是为了试探三晋之间的关系?”

    “不错。”秦王稷语调稳重道:“韩国不是我国的对手。魏国,寡人也不放在眼中。能够与我国一战者,唯有赵国。我们攻伐韩国,韩王自知打不赢我国,便会向魏、赵两国求助。”

    范雎道:“魏国惧我,岂敢助韩。”

    “魏国,寡人拿捏得住。赵国,寡人一点都拿捏不住。”

    范雎见秦王稷太过谨慎,笑道:“赵太后甍逝,赵王年幼。我们攻伐韩国,赵王忙于国政,哪有时间干涉韩国内政。”

    “赵王年轻,寡人才拿捏不住啊!若是赵惠文王,我们攻韩,他定不会助韩。可,现在的赵王,寡人对他一点都不了解。”

    范雎想了想,也觉得赵王丹不好拿捏。且不说,赵王丹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君王。然,赵惠文王、赵威后给他留下了丰厚的家底。如今的赵国,不仅有蔺相如、马服君、廉颇等人,还有平原君、都长君、虞卿等人。

    范雎问道:“若赵国助韩,我国就不攻伐韩国?”

    “韩王不配成为寡人的对手。寡人不攻破韩陉、城汾,除了试探三晋的关系,还有一点,那就是上演一出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范雎瞬间领悟,笑道:“王上围困韩陉、城汾,韩王忍不出就会出兵增援。我们分兵,不仅可以截杀增援的韩军,还能打破韩军的布局。韩国守卫薄弱,我们出奇兵,就能让韩国满盘皆输。”

    “韩王虽有其先祖的风骨。可惜啊!其治国、平衡诸侯之能,远不及其父、曾祖父。”秦王笑道:“寡人就为韩王上演一出‘围魏救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