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围魏救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围魏救赵 (第2/3页)

就在这时,殿外一道声音又传了进来,“安阳君归国。”

    韩王然见出使赵国的安阳君归来,唇角露出浅许的微笑。若赵国答应驰援救韩。那么,此战,韩国又多了几分胜算。

    安阳君步入大殿,行礼道:“臣,拜见吾王。”

    “安阳君快快请起。”韩王然急不可耐,想知道出使赵国的结果,开门见上地问道:“寡人向赵国救援,赵国君臣是什么态度。”

    安阳君双手高举赵国的国书,高声道:“这是赵王的国书,请王上过目。”

    “快呈上来给寡人看看。”韩王然拆开国书,却见国书上一个字也没有,失落地问道:“安阳君,赵王这是何意。”

    “臣无能。”安阳君见王上表情不喜,主动请罪道:“臣出使赵国,见到了平原君、都长君。赵王丹忙于国丧,没召见臣。”

    “什么?赵王没有召见你?”韩王然见赵王怠慢自己的使臣,双眸涌现出一股怒色,“寡人给赵王送去的国书,赵王看了没有。”

    “臣见了平原君、都长君。臣也知,他们冒雨入宫。”安阳君语调坚定道:“赵王若没有看我国的国书,岂会让臣带回国书。”

    “这就是你带回的国书。”韩王然将手中的国书,扔了过去。

    安阳君拾起地上的国书,见上面一个字也没有,问道:“王上,臣…”

    韩相见国书上一个字没有,言道:“王上,这就是赵王给我们的答案。”

    韩王呼吸急促,脸色难堪地问道:“什么答案。”

    “赵国不想驰援我国。”韩相又道:“赵国的国书没有一个字,想必是赵国顾及到王上的颜面。”

    “如此说来,赵王还知道照顾寡人的颜面。”韩王然冷笑道:“是寡人不知赵王之意。”

    安阳君脑海回想起平原君将国书交给他时的模样,想通了一切,再次请罪道:“臣,没能完成使命,请王上责罚。”

    “寡人处罚你,也不能与赵国缔结联盟。”韩王然平稳气息,叹道,“罢了!寡人也没寄望赵国会出兵助我击秦。”

    大司寇道:“韩、赵两国一向友好。我国有难,赵国怎会置之不理。”

    “友好?你们别忘了。赵、魏联合欺我之事。”韩王然想起华阳之事,双眸露出凶狠之色,“三晋团结,共同对外,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诸侯之间,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韩相道:“秦国伐赵,我国也没出兵相助。今,秦国伐我,赵国不出兵相助,我们也能理解。”

    大司寇叹道:“我们与赵国向来友好,先祖恩源颇深。为何,两国会走到这个地步?”

    是啊!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人。要想当年,诸侯国流传着一句话…韩赵同气连枝,共荣共存。韩、赵之间虽有菱角,却也是相处和睦。赵武灵王之时,还迎娶韩宣王之女为后。然,时至今日,韩、赵两国之间的关系怎么变成如今的模样。

    “没有赵国助我。寡人一样能够倚靠本国的力量,守卫国土。”韩王然没有赵国相助,也不退缩,反而斗志更加旺盛,“传令下去,增兵五万,驰援韩陉、城汾。我们要将秦国赶出韩国境内。”

    韩相见韩王征伐之事,太过武断,忙道:“王上,我们…”

    韩王然截断道:“韩国的疆土,寸土不让。”

    韩王然独断朝纲,颁布强硬的诏令,便宣布散朝。韩相、大司马、安阳君并肩走出殿外,看着韩国的天,将要变色。

    大司马问道:“韩相,王上听不进去,我们之言。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安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