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克中阳、围燕下都 (第3/3页)
成安君见中阳已失,身边的战将和兵力是夺不回中阳,率军往左逃命。
“公孙老儿,拿命来。”一支军队从左杀来,为首之人正是乐乘。
一人高喊道:“成安君快走,我来断后。”
成安君见左边敌军来袭,便率领残军,往右逃跑。这时,又见一支军队从右杀来,为首之人,正是许历。
“成安君,我们杀出重围。”高阳君率军,冲了过去。
一番血战,成安君在诸将的掩护下,总算死里逃生。成安君看着身边的诸将,个个都是身负重伤,战甲残缺。
成安君尚未惊魂未定,忽闻赵军追兵敢至。赵军将成安君等人团团围住,近距离搏杀。成安君身边将士,越战越少,仅剩百人,已经无力再战,悲喊道:“我命休矣。”
这时,一人迎面而来,高喊道:“成安君,末将燕云,前来驰援。”原来,许历见燕云是条汉子,便放了他。燕云逃出临邑,收集残兵两千人,星夜兼程,赶往中阳。途中,他见中阳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很快,他便得到斥候送来的消息,那就是成安君、高阳君中计,中阳失守。
燕云得知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部将见中阳已经丢了,前去救援已经失去了意义,皆劝他放弃驰援中阳,保存兵力。燕云明知前去的道路,代表着什么,却依然坚持,率军前进。
成安君见燕云率军前来驰援,见有了生机,喜道:“天不绝我。”
转瞬间,燕云援军敢至。燕云击退了赵国的追兵,请罪道:“末将救援来迟,还请成安君降罪。”
成安君道:“燕将军,多亏有你,否则,我命休矣。”
燕云见成安君身边将士满脸血色,战甲残缺,仅存不到五十人,又不见高阳君等人的踪影,问道:“成安君,高阳君何在。”
成安君痛色道:“我们本欲联合武垣、临邑援军,出奇兵,一战破赵。谁曾知,竟然中了赵国的计,落得如此大败。数万将士,转眼间就没了。我和高阳君也走散了。”
燕云也没想到成安君和高阳君会落得如此惨败,依旧鼓舞士气道:“成安君莫要灰心,我们失去的早晚会找回来。”
经此一战,成安君信心大减,哪有勇气,将失去的找回来。
燕云又问道:“成安君,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成安君朝着中阳的方向看了一眼,痛声道:“中阳已经失守,为今之计,为了避免战事进一步恶化,我们只能依仗武垣、临邑阻击赵军。”
燕云不忍道:“成安君,武垣、临邑,已经失守。”
“你说什么。”成安君问道:“武垣、临邑怎么会失守。”
当下,燕云将自己知道的事情,简明扼要的说了出来。成安君本想利用武垣、临邑来阻截赵军,却不曾想到武垣、临邑,也失守了。
成安君见大势已去,阻挡不住赵军的攻势,以及战场形势的恶化,悲呼道:“完了,我军败了。”
燕云见成安君完全没有昔日的威风和果断,建议道:“成安君,我们不如去燕下都。”
骤然间,喊杀声起。成安君肝胆俱碎,忙道:“走,去燕下都。”
“众将士,随我一起。”燕云高喊道:“护送成安君,去燕下都。”
随着,天色渐明,白昼取代黑夜。乐乘、许历合兵一处,清点战场之后进入中阳城。此战,赵国大获全胜,攻破武垣、临邑、中阳三座重邑,收缴粮草、兵戈、甲胄不计其数,以及得燕国降军一万及百姓数万。许历、乐乘见燕国溃败,元气大伤,乘胜追击。
当赵国击败成安君、高阳君的消息,四处散播。四周的小邑,有的不战而降,有的望风而逃。许历、乐乘率领大军,兵不血刃,兵围燕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