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乐氏风骨 (第2/3页)
:“此城,固若金汤,粮草充足,且防备完整。武力强攻,不是上策。”
成安君高声道:“我征战一生,攻城破敌不计其数。这座小城,岂能阻挡我十几万大军。”
“安平君,这句话,我不赞同。”许历停了下来,又道:“此城虽小,但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成安君、高阳君皆是久经战阵,善于用兵之人。以武力强攻,我们也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纵使,我们攻下此城,折损太多的将士,得之无益。”
安平君极力控制自己的表情,语调凝重道:“许老将军,莫非是看不起我的用兵之道。”
许历语调温和道:“安平君的名声,早已传遍诸侯。用兵之能,我不敢苟同。”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安平君语调不善地质问道。
许历道:“安平君莫非不记得狄邑、聊城乎?”
“你…”安平君平息心中的愤怒。击溃燕军,复兴齐国,这是安平君的功绩。攻狄邑、下聊城,安平君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这是他的耻辱。
许历又道:“安平君指挥地是齐国将士,我没有什么意见。这是我大赵的将士,我决不答应。”
安平君抬高声调道:“赵王亲自筑高台,拜我为将。我是三军统帅,全权负责伐燕之事。许老将军是打算不服从我的调令。”
许历昂首挺胸,厉声道:“此计,我决不答应。”
安平君见对方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中,语调也不在客气道:“赵王给我生杀大权,我可以便宜行事。许老将军,不听我的调令,我只能按军法处置。”
许历大笑一声道:“安平君要我脑袋,拿去便是。我岂能因为独活,让将士白白送了性命。”
安平君见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说下去的必要,直言道:“许老将军,我只能得罪了。”
代郡诸将见安平君打算对许历动手,呼道:“谁敢动老将军,我等决不答应。”
“许老将军是想引起军中哗变。”安平君语调不高,但双眸也露出寒冷的杀气。
“好了。”乐乘见情势不对,忙道:“我们尚未攻破中阳,内部怎能生乱。安平君、许老将军伐燕谋略不同,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议,何必剑拔弩张。此事,传了出去,岂不是被诸侯笑话。”
安平君赔罪道:“乐将军这么说了,我也退一步。我言语上,有得罪许老将军的地方,还请许老将军莫怪。”
许历只是不赞成以武力强攻的策略,倒也没想和安平君闹僵,也赔罪道:“刚才是我情绪失控,话语有点激动。但,我不赞成拿将士的性命去强攻此城。”
“我们收复疆土,兵临燕国腹地。此城,若不拿下,我们前进无路。若燕国出奇兵,绕道我们背后,我们的归路被切断,就变成孤立无援。可,此城地势险峻,守城之将又是善战且善用兵之人。我们强攻,只会损兵折将。”乐乘有意停顿少许,又道:“安平君、许老将军,我们不如好好商议,谋个万全之策。”
安平君道:“燕军溃败,军心不稳。我们趁其军心散乱,一战,便能攻克中阳,兵临燕下都。我们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只要能够攻破此城,兵临下都,牺牲在所难免。”
“马服君爱兵如子,岂会让将士白白送了性命。安平君这句话,马服君是不会说的。”许历也不退让,继续道:“一个只为自己建立功业,却牺牲将士的统帅,不是好的将帅,更是不合格的将帅。”
安平君额头上青筋暴起,神色微怒道:“许老将军,你非要跟我过不去,不听我的调令。”
乐乘见两位又开始争吵,插话道:“好了,两位,都少说一句。”
安平君看着乐乘,问道:“乐将军,你支持谁,不如将话说透。”
许历看着乐乘,虽没说话,但眼神要表达的意思,也很明显。
乐乘无奈道:“安平君说得对,许老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