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坐而论道2 (第2/3页)
之后,就会变成更大的问题。
一旦下手,便不会再有回头路走,而没有回头路的我们,便只能在一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京中官员势必大肆攻讦,甚至罢朝来威胁陛下,陛下压力陡增,难免会骑虎难下。
一旦陛下难办,咱们的东南之行,只怕会胎死腹中。”
郭兴笑道:“二位说的这些问题,只怕公爷早有妙计,这些都是不用担心的。”
他倒是看得很开,相对来说,他对张儒的了解程度比另外两人要深一些。
从张儒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仅仅十年时间,而这十年时间发生在张儒或者他身边的人身上的大事,郭兴都有过一定的了解。
自从杜山白找他之后,他便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他特意打听了张儒的不少消息。
不料张儒却道:“不瞒你们,我现在是没有半分把握的。之所以想要整顿大明官场,虽然不是心血来潮,却也没有做过多的准备。
如果本公真的而已经准备妥当,又何须要你们这些有识之士相助。”
这话让三人都皱起了眉头。
如果真的如张儒所说这般,那他们这次还真不是傍上大树,而是进了大坑了。
别说大明官场,就是东南官场,都是一个不小的坑。那么多年形成的习惯,官员们没有高俸禄,只能靠贪污去赚取养家的银子。现在张儒要杀住这种贪污之风,却不从根本上提高官员的收入,这跟太祖皇帝时期的剥皮实草,何其相似。
不管是那些官员,还是现在就坐在张儒身边的几个读书人,都不希望再出现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看出几人写在脸上的忧色,张儒笑道:“放心,你们都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官员的俸禄问题,我自然不可能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本公已上奏陛下,请求从海运银子中拿出一成来贴补官员俸禄。至于勋贵那方面,则是逐年减免。
今年是第一年,暂时不能减免太多,这些勋贵都不是吃素的,一旦让他们察觉到什么风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