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皇帝亲审 (第2/3页)
这些文官的封赏并不是很高,可能皇帝认为在这次叛乱中,文官并没有出多大的力。不过在他说内阁几位大学士的时候,倒是下了苦功夫,李东阳牵头,首辅刘健排到了第三位。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可以想象,在这次大朝会完毕之后,李东阳家的门槛将会变成碎片。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
所有参与叛乱的京军一律回到边军,未累积足够军功,不得再进京军队伍。所有将领贬官三级,有的成为庶民,有的成为罪军。
在这一点上面,皇帝还是给保国公留了面子的,没有一棍子全部将那些叛军打死,而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保国公朱永功过相抵,没他什么事。
事实上,朱永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要是再加官进爵,朱永自己也有些兜不住。一旦功高盖主到让皇帝忌惮,他这个国公的头衔保不住不说,怕是一家老小的脑袋也保不住了。
是以朱永没有任何不开心,反而欢天喜地的领旨谢恩了。
最后,就轮到定边侯府一系人马的论功行赏了。
“大同总兵马璁,率军十万勤王京师,勇不可当,灭八万叛军于德胜门,封爵大同男爵。”
“大同左卫指挥使王周,领兵驰援京师,劳苦功高,晋太原副总兵一职。”
“定边侯府亲卫范统,率飙云骑救驾,封安阳侯,加三千营领军。”
接下来,一系列人等全部有了封赏。
对张儒手下的人,皇帝的封赏是十分丰厚的,金银绸缎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光是张儒麾下的那几个人,朱佑樘就封出了三个爵位。
一个侯爵,一个伯爵,一个男爵。
侯爵是有救驾之功的范统,伯爵是成功保护了皇后和太子周全的高隐鹤,男爵是看上去功劳最大,但是实际封赏跟他的功劳不相称的马璁。
很多人替马璁感到不值,因为他这一战是真的下了苦功夫,没想到在皇帝面前,好像不值一提一般。
最后,朝中所有人,只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